还在纠结儿童读经懂不懂?不读,就永远没有机会懂!
编者按:初次接触“儿童读经”教育理念的家长,大多会有一个疑问——这些经典,我们大人都觉得难,孩子能懂吗?其实,浸润在经典之中的孩子,懵懵懂懂中,自有一种默默的酝酿,虽然一时未必显现出来——他们如同孵化中的鸡蛋,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变化,其实在不停地生长,他们的表现常常会出人意料呢……
德国致谦学堂杨老师分享:
记得去年我们读经班一个刚三岁的小朋友,她学了《大学》,有一次她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冰激凌,但是让她先不要吃,她随口就说“举而不能吃”,这就是从《大学》里“举而不能先”来的,一个三岁的孩子的就有她理解的“举”字,还活用了一下。真是让人不能小看孩子的“懂”。我教的一个四岁的小朋友,读了几个月论语,告诉她妈妈,她知道什么叫“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。”一說,还真是八九不离十。一次我女儿复习到“颜渊死,子哭之恸”,她问我,颜渊死了,孔子哭得很伤心吧。这时她五岁。所以,即使是先秦文学,其中字义词义很多我们今天仍然在用,华裔儿童既然在不断学习中文,则必有酝酿所诵读经典的土壤。
德国子扬子捷分享:
楼主不必太有压力。我家俩宝是混血。老大三岁前我们只说的德语。而且两男孩语言都比较晚。吐字极不清楚。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开始改说中文。刚开始是很 难,但是一年的时间,读经,讲故事,也把中文补上来了。刚开始说中文还有德国味,通过读经现在倒也字正腔圆。现在老大五岁半,也认了估计六百多字了,脑袋 里也灌了不少经典。说个有意思的。前两天吃饭,我做了两个菜。叫二宝来吃饭。老大看了看,说我只吃这个,不吃那个。我说,“对饮食,勿拣择。”他说好吧,我都吃。我心里那个高兴啊,《弟子规》真管用。过了一会,他吃不了了,说吃完了。我说,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儿子的回答让我一时接不下去了。他说,“食适可,勿过则。”当时我还在想,不知孩子读完乡党第十以后,我做饭会不会更难。:)
美国小E妈分享:
小E妈在小E哥1岁3个月的时候开始正式给娃读论语,速度一天一遍。其实小E口语表达能力在同龄的孩子中并不算出众,但是当他开始说话的时候,经典熏陶的作用就开始显现了——2岁左右,有天爷爷出门,小E跟着跑出去,但爷爷没看到,开着车走了,娃大哭。等晚上爷爷回来,爷爷抱小E,娃气的半天不说话,停了半天突然说了一句“出必告,反必面”……妈妈瞬间石化……
加拿大渥太华Vivi分享:
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聊他读《老子》,想讲道法天然的意思,
这张图片拍的就是《老子》第38章的原文:
今天看到这句诗,觉得亦可完美解释“读经典需不需要理解”。
德国米团妈分享:
小女米粒6岁半,正式读经一年多,在朋友圈里记录了一些关于读经的童言无忌,
读《卫灵公第十五》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” 米粒问什么意思,我说妈妈也不知道,先读吧。过了几遍,她突然说:“我明白这句是什么意思了!小人穷了就去偷别人的钱,
又一次,忽然说:“我知道为什么孔子说子贡是'瑚琏'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子贡是个商人,他有很多卖的东西。”
我不解:“然后呢?”
米粒:“瑚琏就是用来盛东西的嘛!”
学《木兰辞》,米粒念道:“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”说:
有一次问:“那个跳江自杀的人叫什么来着?”“你说的是屈原吧?
妈妈:“不好好刷牙就要去牙医那里钻牙了!”
米粒:“钻牙?'如切如搓,如琢如磨'。。。”
读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,米粒说:“我知道了,要先彬彬有礼,
爸爸说:“好人生出来的孩子也是好人。”
米粒:“那禹是好人,他的儿子启怎么就变成坏人了?”
米粒:“妈妈,孔子也太挑剔了!”
妈妈:“怎么了?”
米粒:“他说'割不正不食'。肉没切整齐就不吃了,太浪费了。
上完关于诸子百家的历史课,米粒说:“
妈妈:“你觉得呢?”
米粒:“我觉得孔子更好。他比老子更高了一层。”
美国大华府宋老师分享: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weidb.com/p14343
所谓“儿童读经教育“ 就是主张从小就读最有价值的经典原著。 不问孩子能否理解,只管诵读,读到滚瓜烂熟,能背最好。古人教孩子用的这种办法,与现代教育讲究理解,反对死记硬背的理念直接冲突。但从教学实践中我感到,孩子们虽然不能逐字逐句完全理解,但反复诵读后还是能够自己领悟出一些道理的。也就是说有了问题不急于告知答案,而是让孩子自己先慢慢体会。这也许是培养孩子们悟性的一种办法。
记得有一天我那10岁的儿子看到煮熟的鸡蛋颜色有些反常,就不想吃了。我看了看没啥问题,就对他说:”没事儿,吃了吧。”这孩子摇头晃脑地答道:“色不正,不食!”我当场笑喷。《论语》里有一句话叫“割不正,不食。”大概是说肉切得不合规范就不吃。这句话看上去有点莫名其妙。至于其中的道理,孔夫子没说,历代学者也各持己见,没有定论。我也没有给孩子解释过。他却自有心得,并能随机应变,巧妙修改,为己所用。
还有一次,他和上大学的姐姐辩论“会说更重要,还是会做更重要?”姐姐主张:“会说更重要,要培养领导力,一定得能说会道“。弟弟不服,最后不期然间将那圣人之言,脱口而出:”子曰: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“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“刚毅木讷近仁。”“巧言令色鲜矣人“ !小家伙引经据典,振振有词,妙语连珠,令人拍案叫绝!这些分散在《论语》不同篇章的句子从来没给他解释过,他一着急,竟然自动检索,排列组合,信手拈来!真个叫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 不会吟诗也会吟。”
也许儿童背诵古文经典的过程就像聆听优美的音乐,是一种感觉和悟性的熏陶,是一种直觉和洞察力的修炼。也许每字每句都详细解读后,反而遏制了他们自发的悟性。 那些经典其实从字面上理解并不算难,等识字多了,花几天时间看一遍带注解的书就可以了。难的是能够悟出其中深刻的内涵。因此不要过早用简单的字面意义把孩子的思维给限制住,把经典中深刻的内涵给遮蔽住。
王财贵教授谈儿童读经:
“如果我们肯从长远的历程看,应该可以推断,他当时表面上好像不懂,但其实他有某种默默的“懂”,而且可能“懂”得很深,“懂”到他整个生命里去,或许这才是“懂”的真意!毕竟生命是一大神奇,你以为儿童不懂,甚至连儿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,但小时有了默默的酝酿,到了适当时候就会“豁然开朗”。我们应给教育保留这一扇人生的可贵之门才好。”
“所以,今天孩子在头脑中储存下经典,将来,他在低头举手中,忽有领受,在散步斜卧间,即有会意,在河川边,在秧田畔,皆能悟入。何等逍遥,何等自在?”
【 海外读经微信平台编辑:生谦学堂】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1、分享
点击右上角→“分享到朋友圈”
2、订阅
点击右上角→“查看公众号”→“关注”
或关注公众平台 haiwaidujing
3、查看历史消息
点击右上角→“查看公众号”→“查看历史消息”
4、关于国际读经教育推广中心(海外读经推广中心)
网站:http://iclassics.org
海外读经推广中心博客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overseadujing
海外读经推广中心微博:http://www.weibo.com/1973973455